醫知健:中學生溫書消夜 身體「肥佬」

吳彥慈(右)表示,中學生可選擇三文治、湯米粉等食物作午膳,經濟實惠又健康。左為張智良。

香港中學文憑試剛剛開考,中學生「開夜車」溫書,難免借消夜或小食提神,但要慎防換來身體「肥佬」。香港營養學會調查發現,中學生的飲食習慣並不健康,除了將小食充當午膳外,四成受訪中學生有消夜習慣,普遍於晚餐後一小時已再吃杯麵、薯片、糖果等;四分之一中學生每星期至少有三日會吃五餐或以上;惟他們普遍運動不足。營養師提醒,晚餐後活動量減少,再攝取多餘熱量,會增肥胖機會。

衞生署最新數據顯示,中學生超重及肥胖率有增無減,由一九九六/九七學年的百分之十三點二,攀升至一三/一四學年的百分之十九點五。反觀小學生超重及肥胖率開始下跌,由○八/○九學年的百分之二十二點二,降至一三/一四學年的百分之二十。

香港營養學會委員吳彥慈表示,因超重求診的中學生普遍指功課繁重,放學後要補習,晚上九、十時才吃晚飯,難抽空運動。再者,中學生多外出午膳,為貪方便而選高熱量快餐,又喜歡邊溫書邊吃零食,以致積聚過多脂肪。曾有中學生因肥胖致血壓高,需要服降血壓藥。

學會早前訪問一千二百多名中學生,發現他們選午膳時會先考慮個人喜好、價錢及飽肚感,之後才想營養價值。另有近三成中學生會在校內小賣部買小食代替正規飯餐;四成中學生在調查前一周有食消夜,最密食足七天;兩成半在過去一星期,至少有三天食五餐或以上。中學生亦普遍缺乏運動,九成受訪者平日花兩小時於看電視、玩平板電腦等靜態活動;七成受訪者每星期不足三天會進行十分鐘以上的體能活動。

倡小賣部供應水果

該會會長張智良稱,衞生署透過「健康飲食在校園計劃」監察學校午餐飯盒及和小賣部食物,有效降低小學生肥胖率,但資源有限,未能涵蓋中學生,促當局投放資源推動中學生飲食健康。他指中學生雖知均衡飲食的重要,但選擇午餐卻往往只考慮價錢及便利,多數在校內小賣部買熱狗、香腸及撈麵等熱量偏高的小食。他建議小賣部可考慮供應水果、生菜番茄芝士三文治、水餃湯米粉等,既符學生經濟能力,又達健康飲食原則。

中學生踢走肥胖小錦囊

  • 中學生外出用膳時,可選擇湯麵或少醬汁及少煎炸食物的飯,或選多菜少醬三文治
  • 學校小賣部營運商可考慮供應水果、湯米粉等食物
  • 家長應該避免子女養成吃小食或消夜的習慣
  • 餐與餐之間只可吃一份小食,每份不應多於125千卡
  • 小食可選擇無加糖或鹽的水果脆片、乾果、焗果仁等
  • 平日可步行38分鐘,已可消耗約100卡路里

資料來源︰香港營養師學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