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單上的標籤

菜單上的標籤

香港的營養標籤法於2010年實施,消費者可憑此了解包裝食物的營養質素。原來同年美國對於食肆的菜單也有類似的標籤法(Menu Labelling),近年更從紐約擴展至其他州份。

研究指出食客普遍都低估自己外出進食所攝取的熱量,事實上外出進食的次數越多,肥胖的機會越高,大大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。因此美國規定於國內有20間或以上分店的餐廳,需要於菜單上標示食物和飲品的熱量、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和鈉質的含量,而顯示餐牌上的熱量字體更要與價錢一樣大,讓食客通過營養資料選擇合適的食物,減低肥胖機會。雖然菜單標籤法的成效有待跟進,但很多餐廳已主動提供更多較低熱量的食物和減少食物份量,有些連鎖店甚至在當地改良配方,務求建立健康的形象。

香港現時仍未有類似的標籤法,不過若我們重視和善用包裝食物的營養標籤,相信對於增加健康食物的選擇也會有正面的作用!

作者為該學會執行委員文小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