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刊登於 2021年7月28日 AM730 醫ZONE
「間歇性斷食」近年大熱。「168斷食法」較多人嘗試,即一日內禁食16小時,其餘8小時則可任意進食。近期出現的「442飲食法」,規定第一和第二餐相隔4小時進食;第二和第三餐同樣相隔4小時才進食;而第三餐只可進食液體食物為主的食物,如牛奶、湯、代餐等,避免固體食物,好使身體能於2小時內完成消化。
「442飲食法」較「168斷食法」優勝。首先具定時進食的概念,有助穩定血糖、維持甚至提升新陳代謝、集中力等。更有指明食物比例分配,第一餐和第二餐中,蔬菜佔半碟、水果和穀物佔四分一碟、蛋白質亦佔四分一碟。不過,每人的能量需求和自律性都不一,仍有過量進食或攝取不足的風險。另外,縱使第一餐和第二餐進食適量,沒有過量,仍約有整日三分一的熱量和營養還未攝取,第三餐只能攝取液體,似乎未能充分補給。亦欠缺食物選擇的建議,同樣食材的熱量和營養可因不同部位和烹調方法等改變,如豬腩和豬𦟌、烚菜和天婦羅的熱量和脂肪等都大大不同!
2020年發表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再次指出,時興的斷食法與傳統的控制熱量攝取,對減少體重效果其實相若。此外,斷食法的功效其實還欠缺大型人類研究分析。決定執行前建議先與醫生和營養師商討,特別是長期病患者,如糖尿病人士,長時間空腹可導致低血糖。
作者為香港營養學會執委黄兆章